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無論是遊戲中還是微博,貼吧,各種論壇上,似乎現在網絡用戶的年齡越來越小,可能在網上和你侃侃而談顯得十分成熟的人現實中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
那麼到底為什麼現在網絡用戶的年齡越來越低了呢?
近些年我國科技發展迅速,網絡迅速普及到各家各戶,加上各種各樣網絡服務的發展, 使得社交軟件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生活中需要使用到網絡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當下的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到各種各樣電子産品,比如網絡上的各種親子視頻,益智遊戲等等,使他們很早就适應了網絡,因而近些年網絡上未成年用戶越來越多。
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經濟發展,國民平均收入提高,智能手機的普及與廉價化趨勢,現在很少有孩子不會玩手機。抖音上有不少小孩子們發布的視頻,更是有小學生模仿班主任的視頻走紅,這不得不讓我們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會玩,玩的也越來越花哨。
網課
疫情期間很多本該回學校上的課都變成了網課,這也直接導緻許多未成年人上網時間大大增加。網課中偷偷玩手機,網課課間依然抱着手機上網,在家隔離期間孩子們的上網時間更是要比平常多出許多。
未成年人上網過多,是好是壞?
接收更多信息,眼界更開闊 不得不承認,網絡的普及使得現在孩子們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對于同一個問題他們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看法,可以和更多人讨論,從小就能有較為開闊的眼界,這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去認識整個世界。 信息良莠不齊,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較弱 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雖然未成年人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信息,但如此豐富的信息中也有很多不适合未成年人。面對如此海量的信息,未成年人辨别能力不強,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誘導,甚至最後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孩子的家長就需要介入,不能簡單粗暴阻止孩子上網,而是要幫助孩子提高辨别能力,讓他們更好的利用網絡帶來的好處,此外網絡平台也應做好年齡分級制度,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用戶推送相對應的信息。
未成年人自控力弱,上網時間過長便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此外,未成年人在網上因為追星,看直播,玩遊戲花錢過度的案例也時有發生。當前遊戲的實名制系統,防沉迷系統雖然組織了未成年過度遊戲,但對于未成年人過度花費的控制措施還是鮮有見到。國外手遊的充值系統中一般設置有年齡分層,低年齡段會限制消費或者禁止消費,我國的手遊公司也應該設置相似的機制,最大程度上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消費,當然家長也要做好相應引導。
網絡上未成年用戶的數量越來越多,這樣的現象令人喜憂參半,網絡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在網絡上和更多人交流,而網絡上巨大的,質量參差不齊的信息也讓人擔心是否會影響到未成年人的成長,對此,網絡平台,家長需要共同努力,讓未成年人更好的享受網絡帶來的益處,規避網絡帶來的損害。
作者/巫雨芮
指導老師/張淩霄
輪值主編/張淩霄
責任編輯/黃怡靜
網
網課網課網課網課網課網課網課網課
網課網課網課網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