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武漢,赢戰疫’——參與劃行傳遞體育精神,激發戰疫勇氣!”
由中國賽艇協會發起主辦、奧緣體育承辦的“2020中國陸上賽艇巡回賽——雲端公益賽”于2020年2月中旬拉開帷幕。這一次線上比賽,在鼓舞人心,團結抗疫力量的同時,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陸上賽艇這一賽事活動。陸上賽艇運動的參與人群範圍廣範,含括了各個年齡段、各種職業,是一項熱度正在不斷攀升的熱門項目。目前已在世界範圍内舉辦了多場國際性賽事。
而2019年由中國賽艇協會主辦的中國陸上賽艇巡回賽也在國内多個城市陸續完成比賽,其收官之戰于2020年1月5日在北京清華科技園舉辦。作為一個新興賽事,陸上賽艇的志願活動能否傳達出不一樣的精神?我們将從現場志願者的角度,來體驗室内賽艇賽事與衆不同的熱情氛圍。
2019 China Indoor
Rowing Tour
團結 責任 bevictor伟德官网的大二學生高紫越,作為志願者參與了這次室内賽艇賽事。此前,她還擔任過一些娛樂節目的現場志願者,但這一次作為體育賽事志願者參與活動,對于她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與大部分人相似,高紫越對于這一新興賽事并不熟悉。盡管提前做好了功課,檢錄區志願者組長這一職務依然給她帶來了挑戰。在學習掌握負責人員檢錄方法,參賽隊列組織規劃的同時,她也從這一賽事中産生了不同的感悟。 Q:工作過程中是否遇到了未曾預料到的困難? “ 參賽人員的組織算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 當時比賽現場比較混亂,場地比較小人數比較多,我們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去找到選手,唯一的辦法隻有挨個去看選手背後貼的号碼牌,而且選手比較分散,流動性很強,有的選手在二樓準備區,我們還需要不停的上樓下樓去找他們。有的時候找到了把選手引導到指定的地方,有的選手還會再離開這個地點,就又需要我們去找他。 快要開賽的選手還需要我們組織編排隊列入場,這個工作很考驗我們志願者之前的協調配合,同時對于我們和參賽選手之間的溝通能力也是一個挑戰。我們需要準确的協作與自我表達,也要有足夠的能力組織管理候場的選手們。 并且工作強度還是很高的。連續的工作一天,不停的在走,後期感覺嗓子都喊啞了,有種虛脫的感覺。” 志願者檢查器械 Q:通過什麼方法克服了由于工作帶來的疲憊狀态? “作為志願者,肯定不能是那種一直呆在原地很享受的那種狀态,工作久了必然會覺得疲憊之類的,但最重要的還是把志願服務工作做好。并且還因為被選做了組長,覺得更有必要去把志願工作做好,這是志願者的責任。 有很多人都是報了多個項目,項目之間間隔的時間也很短,很多人體力沒有恢複還是繼續堅持比賽,這讓我覺得自己也可以繼續堅持做好自己的志願服務工作。這可能就是陸上賽艇和其他體育運動不一樣的一點,由于它對專業性的要求并不高,使得我們也有那種覺得‘自己有能力一起加入’的參與感,也就讓現場更具有感染力,大家都熱火朝天地努力着。” Q:賽艇項目的志願活動是否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感? “我以前參加過鳥巢電音節的志願者,感覺相比起來,還是體育賽事的志願者更讓人有種成就感,在現場被氣氛帶動和鼓舞,能夠感到很強的體育魅力。 現場的氛圍還是挺燃的,有專業的Mc和Dj負責調動氛圍,然後賽艇的比賽也真的是非常的有激情,選手們也很優秀,還有年齡很小的小朋友來參賽。當時整個組的比賽就剩這個小朋友了,全場的人就一起為他加油,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陸上賽艇運動本來就比較親民,現場還有團隊賽,再加上我們志願者與志願者、志願者與參賽選手之間也會互相協作,整體會有一種團結一緻其樂融融的感覺,這是很多個人競技性很強的賽事沒辦法完美地傳達出來的。作為志願活動,它帶給我了前所未有的團隊歸屬感。” 志願者合影留念 時至今日,陸上賽艇的熱度依舊在攀升,而每個人對于參賽方式都有着獨一無二的選擇。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其中,感受不同視角帶來的全新體驗,去收獲、去成長,要學會換一種方式去參與生活。 作者/曾知驕 指導老師 / 劉亞平 l輪值主編/吳垠 責任編輯/黃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