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院動态
學院動态
羅宏濤講述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傳媒之聲”講座順利舉行
發布時間:2013-11-21


主持人為大家介紹羅宏濤老師



羅宏濤老師全神貫注地講解



羅宏濤老師與工作人員合影

    2013年11月11日晚上7點30分,在315教室舉行了“傳媒之聲”系列講座,本次主講人是來自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主持人、知名記者羅宏濤。許多同學都慕名而來,教室内座無虛席,體育傳媒系系主任張玉田老師、助管馮瑤也來到現場與同學們一同聆聽。本次講座也作為2013級新聞專業同學的入學教育一講,知名媒體人的傳經授道,也為2013級新生專業教育打開了一扇别開生面的窗口。
    講座開始前,首先由主持人李新欣對羅宏濤老師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羅宏濤老師在bevictor伟德官网學習7年并獲得了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同時也是清華大學/悉尼科技大學體育管理MBA,美國加州大學訪問學者。曾參與報道多屆的奧運會、亞運會,擔任CCTV-5《五環夜話》、《體育今日談》制片人、主持人。在體育新聞領域有着不俗的成就,她也見證了中國體育新聞的發展與變革。随後,主持人說明了今天的講座主要分為四個環節,分别為講座、現場提問、微博問答以及抽獎環節。在場的同學們就紛紛拿出手機參與到現場活動當中,積極發布以“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為話題的多方面内容。
    講座伊始,羅老師首先介紹了講座主題“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并說明将從專業素質、職業理論、職業價值觀三個方面分别闡釋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進入正題,在專業素質方面羅老師重點指出,我們應不斷學習和了解體育專業知識,将“體育”轉化為我們的優勢,同時過硬的體育專業知識也是一個優秀的體育新聞人必備的職業素養。她列出“葉詩文的成績‘神奇’嗎?”、“劉翔退賽的‘陰謀’”兩個問題,運用她紮實的專業知識将過去的衆說紛纭歸整,舉出曆屆世界田徑名将的退賽事迹解釋劉翔退賽的非陰謀論,并指出之所以質疑聲遲遲未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許多體育新聞人的專業知識不夠強硬,不敢正面反駁西方媒體乃至世界媒體的質疑。
    羅老師通過不同的角度向我們剖析了體育新聞人面對和存在的種種現實問題,在講座過程中所列舉的例子都是為大家所熟知的,這引起了不少同學的共鳴,同時也讓大家對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理解得更加深刻。羅老師最後着重講解了職業價值觀的問題,通過身邊記者朋友的事迹和自身經曆,以具體例子深入價值觀内容,與現實新聞媒體報道内容存在的功利主義、性别歧視等内容進行對比批判。羅老師通過自己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親眼所言,用中國田徑運動員王軍霞和美國體操運動員Kerri Strug的事迹說明體育與愛國主義的不可分割。舉例說明記者在面對職業需要和公共倫理中如何作出合理選擇的問題;最後更以中國摔跤運動員高峰獲得“世界公平競賽獎”的事迹,講述體育新聞人應該傳遞的主題、精神所在。講座内容豐富多彩,羅老師充分展現她的專業素質,運用豐厚的專業知識,以一個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将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中的三大問題用最簡單明了的方式為大家講解。
    講座現場開啟了微博讨論小組活動,讓同學們在聽講座的同時參與到話題讨論當中,不少同學都抓住機會進行提問,羅宏濤老師就“體育迷與體育記者的差别”、“面對利益站隊如何選擇”等問題作出了回答,而羅老師一針見血,清晰直白的回答也赢得了同學們一次又一次的掌聲。此外,通過“微博牆”的互動方式,在增加了講座的趣味性的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最後的抽獎環節更是将講座的氣氛推向高潮。
    在講座結束之後,不少同學久久未離場。近兩個小時的講座,羅老師一次次通過她的專業知識向我們傳達體育新聞人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不僅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讓我們了解到體育新聞今後的發展方向,對北體大的同學們應當把握機會,抓住自身優勢所在,充分發揮特長,将體育新聞人的職業素養貫徹到底有了更進一步的啟示。“傳媒之星”系列講座之羅宏濤論體育新聞人職業素養到此圓滿結束,這一場充滿感動與啟示的講座,不僅僅有體育新聞人能夠從中有所感悟,更指引每個北體人從中尋得了解體育、掌握體育知識的意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