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與敬老院的老人們唠家常
3月24号星期日,溫度-2—11攝氏度,寒冷依舊是北京城的主角,但是料峭春寒擋不住學生們濃濃的愛心與熱情。傳媒系2012級4班第一批志願服務小分隊在輔導員肖斌老師及班主任海若鏡的組織帶領下圓滿完成了一次敬老院之行。
馬連窪敬老院是位于北京市海澱區上地樹村的一所普通敬老院。據敬老院的張大夫介紹,院内現共入住了20多位老人,老人間相處得十分融洽。隻要天氣好,老人們就會在院裡曬太陽,唠嗑,說起過往的故事。身體好的時候還會幫忙打掃衛生。于他們而言,敬老院似乎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家了。
一大早,四班的學生們滿懷期待來到敬老院,希望能盡己所能,讓老人們開懷大笑,感受我們送去的愛心與真情。到達敬老院後,在院長及院内張大夫的介紹帶領下,我們一一拜訪了院内老人。在老人房間裡,他們親切的招呼我們坐在他們的床上,和我們親切的交談。我們聽他們講過去的生活及豐富的人生轶事,言及有趣的細節之處,大家都樂得合不攏嘴。同時,我們也向老人們介紹自己的大學生活,老人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要好好學習,那是他們未圓的大學夢。我們交談甚歡,臨走時老人還拉着我們的手,一直說,謝謝,謝謝。
為了不耽誤老人們的休息時間,在院長的協調下,我們決定于老人們午餐前,在餐廳表演我們精心準備的節目。經典老歌《走向複興》《讓世界充滿愛》《咱當兵的人》等讓老人們憶起當年,不由的一起哼唱起來。其中一位精神抖擻的80歲老奶奶也按捺不住熱情,給我們唱了一首《毛主席語錄》,赢得掌聲陣陣。接下來同學們還帶來了為紀念周恩來總理的詩朗誦《總理胸前的小象章》。朗誦結束後,餐廳陷入久久的沉靜,老人們似乎還沉浸在對周總理的懷念之中,回憶那個他們用青春澆築的夢想,那個熱血的年代。表演節目中難度最大的當屬劉菡妮的舞蹈《鄉愁》。她随着手機的伴樂在大理石地面的餐廳裡翩翩起舞,表演的空間不足,大概隻有6、7平方米,但是她圓滿完成了下叉等很多高難度舞蹈動作,雖沒有燈光聲效等映襯,但她紮實的舞蹈功底和傾情表演還是讓老人們不由的鼓起掌來,直拍叫好。
短短兩個小時的敬老院之行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同學們的愛心之旅才剛剛起航。離開時同學們都戀戀不舍,我們也從老人們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們想我們常去的期盼,以後4班的志願服務小分隊會經常去看望這些老人,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形成一對一關愛照顧,用我們的愛心與溫暖陪伴老人們安享晚年。